55艘!三巨头为它成立新公司!
发布时间:2025-06-19 20:29:31  阅读量:

  MOL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akeshi Hashimoto表示,这家合资企业将在液态二氧化碳运输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三家公司的合作强调了行业内合作以帮助实现探捕获与封存(CCS)的必要性。其还补充说◆★★,此次合作将引领马来西亚和日本以外的脱碳努力■■★,并将“为实现碳中和社会做出贡献”。

  两家公司在一份联合新闻稿中表示,这家名为Jules Nautica的新合资公司将致力于成为领先的LCO2运输船船东◆★■,为将液化二氧化碳运输到亚太地区指定的二氧化碳储存地提供便利★★。

  三家公司补充说,新公司计划与碳排放行业和二氧化碳储存等相关方密切合作,创建一个综合供应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环境和监管需求。

  根据谅解备忘录(MoU)■★■◆■★,KLES和Yinson Production将联合开发和销售浮式储存和注入装置(FSIU)以及LCO2运输船。双方的合作将主要针对欧洲正在开发的CCS项目,包括挪威Havstjerne碳封存项目在内的多个项目都在考虑采用FSIU。Havstjerne碳封存项目的40%股份由Yinson Production旗下的Stella Maris CCS公司持有■■★◆★。

  克拉克森绿色转型和LCO2全球主管Kenneth Tveter说,LCO2行业目前仍处于◆★◆■“新生阶段★★◆◆★◆”。■■“但我们预计★★★◆◆,随着行业的成熟和项目的推进◆◆★★◆■,对LCO2运载船的需求量将相当大。根据目前的项目来看,我们预计未来五年内的总需求约为50艘船,但仍有上升潜力。◆■■”他补充说■◆。

  第二个是美国的直接空气捕集(DAC)工厂项目Stratos,该项目预计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直接空气捕集设施★■★◆■◆,每年可捕集50万吨二氧化碳★◆。

  Yinson Production主要运营FPSO和FSO等海工设施,而KLine公司则在去年为世界上首个商业二氧化碳运输和储存服务管理着2艘LCO2运输船。

  对于项目所需船舶方面,北极光公司表示◆■◆◆★★,该项目可以“非常迅速地建立一支相当规模的船队”◆■◆■■,包括大约10艘船舶■◆★。

  北极光公司表示:◆■◆★★■“我们相信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在未来几年内将看到显著的规模增长★◆◆。”

  就在近日,另一家日本知名船东川崎汽船(KLine)也启动了LCO2运输船的新项目。其在伦敦的子公司KLES与马来西亚Yinson集团旗下负责FPSO运营和维护的子公司Yinson Production宣布合作,为欧洲CCS项目开发LCO2运输船解决方案★◆■★◆。

  三方最近完成了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开发的62000立方米LCO2运输船的前端工程设计(FEED)。该船将成为业内最先进的低压、低温LCO2运输船之一★◆■■★。

  而在亚太地区★■◆■■,规模经济更为重要,更倾向于大型船舶,而在南美洲◆■■■★★,重点则更多地放在CCUS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船舶经纪克拉克森也十分看好该领域,近日其将新兴的LCO2运输船纳入到了其业务板块◆◆★★★,以扩大其绿色转型版图。

  Kenneth Tveter说★◆■■◆,虽然欧洲最初的重点是小型船舶★■★,但现在正向大型船舶发展◆■。

  能源咨询机构Rystad Energy也曾在报告中表示★◆★■★,LCO2运输船是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远距离运输碳排放物的最灵活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新兴市场,但未来几年将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预测■■★◆★,到2030年■★★◆★,将需要55艘LCO2运输船◆■■,以满足海上碳封存项目即将带来的需求■◆■★★。

  近日,日本航运巨头商船三井(MOL)◆■◆、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和马来西亚顶级航运公司MISC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负责建造和运营液化二氧化碳(LCO2)运输船◆★◆◆★。

  克拉克森正在开展几个LCO2项目◆■◆■★,从纯粹的储存到更复杂的碳捕集、利用和储存(CCUS)业务。

  首先是挪威的北极光项目★◆★■★。北极光公司表示◆◆■★,其项目已经准备就绪,近期将对其船舶进行调试测试★■★◆■,并将于今年夏天开始注入二氧化碳。该项目有五个客户,其中两个由挪威政府支持■★,另外三个是商业客户。